父亲,我想您啦......
2019-08-08 16:51:28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
囗文 武荀

“匡衡穷,匡衡穷。匡衡人穷志不穷,匡衡学习很用功,邻舍墙壁凿个洞,引来烛光把书诵”……

三十二年前,父亲就离开了人世,关于对父亲的印象大都忘记了。每当想起儿时父亲给我讲匡衡凿壁借光读书的故事时,我又想起了父亲的一些往事……

小时候,曾听我奶奶讲起过父亲,父亲只有4岁的时候爷爷就离开了人世,奶奶孤儿寡母带着4岁的父亲和8个月的堂叔,一泡屎一泡尿的把他们兄弟俩拉扯成人了。父亲没有读什么书,从12岁开始就学着耕地,因此,父亲从小就是一把劳动好手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父亲第一批加入了党组织,还在县里读过党校,他当上了那时的大队主任,听我母亲讲,父亲特别听从上级的话 ,原则性很强,上级组织布置的任务,他都会不折不扣,一丝不苟的完成。由于没有文化,父亲主动离开了当大队干部的差事!后来,父亲和母亲成家,相继膝下养育着我们兄弟六个孩子。父亲的最大愿望是要我们多读书,为了供我们读书,父亲没有少吃苦,那个年代是大集体,一个八口之家,仅靠父母两个劳动力靠争工分养活我们弟兄六个,那时的生活十分艰苦,我们家是一个典型缺粮户,为了给我们筹学费,父亲揽了好多牲口,猪、羊、牛这些当家的牲畜都养哒有,为了侍候这些牲口,父亲总是忙忙碌碌,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泥的。

我清楚的记得父亲为辦柒叶子(柒树上的芽叶喂猪的饲草)从三、四丈高的柒树上掉下来把手膀子就搭断了。他喂养的这些牲口卖的钱全部是用于供我们兄弟读书的。因为我们弟兄五、六个,用钱的岔岔(地方)太大,我还经常看到父亲背着大捆大捆的青菜到镇上高中学校食堂去卖。父亲真的不容易,想千方,设百计,下苦力,腰就压弯了,背就压弓了,为供我们读书真是吃尽了苦头。所以,我读书的时候一直很用功,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,因为穷里穷,身上穿的太单薄了,经常感冒、头痛、咳嗽、高烧。从来没有去看过医生,就是拖着,经常托同学给老师请病假,身体稍有好转,我就来到学校,别的同学下课出去打篮球或者课间休息,玩耍,我总是借来同学们的笔记在抄写,自己跟自己补课。那时,我们读高中只有两年制,每天有九节正课,四学期算下来,因为我生病掉了200多节正课,我拼命的赶总是跟不上人家,所以,第一次高考,我落榜了。第一次高考落榜之后,我总有些不甘心,回到农村参加大集体生产队劳动,我时常想起父亲曾经给我讲匡衡凿壁偷光读书的故事。

于是,我在劳动间隙总是带着高考复习资料,不断的学习,后来又参加一次高考,因几分之差再次落榜,但我不后悔,因为我努力了啊!我们兄弟六个,大哥高中毕业,二哥因身体原因只读了个小学三年级,四弟也上了高中,五弟和六弟都是初中毕业。一晃几十年过去了, 我总是觉得父母倾其所有,供我读上高中,学得的知识不用太对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啊!于是,我拿起笔来,从写“豆腐块”、“火柴盒”开始,通过几十年的笔耕,不仅有数千篇稿子散见于百余家报刊、杂志以及省、州、县广播电台。父亲:您还记得吗?在我病危的时候,我想穿一双皮鞋去阎王殿报到的时候,是您深明大义,是您亲自点头答应用我剪草壳的那棵白杨树为我换来一双皮鞋,我穿上用白杨树换来的皮鞋获得了新生。我拿起笔来写的《我与白杨树的生死之交》一稿,先后被《峡江布衣》微信公众号推送!被《你好巴东》、《巴东阳光教育》、《茶店人家》、《鄂西百态》、《硒园雅吟》、《楚天微观》等微信公众号转载……还被《搜狐网》、《博客中国》、《东方新闻》、《今日头条》、《天涯论坛》、《湄州湾新闻》等网络平台转载!

最近,我在祖国南方——深圳用手机撰写的万字长篇稿子巜“笔”出来的人生》已被《主流媒体》微信公众号推送,《巴东阳光教育》、《楚天微观》等微信公众号转载!还被《搜狐网》、《博客中国》等网络平台转载!父亲:您安息吧!孩儿没有给您丢脸!孩儿还会继续握笔写更多更好的文章,等我有一天西去的时候,孩儿一定慢慢地给您分享我“笔耕”所取得的成果!

作者简介:武荀,中共党员,巴东县首届“十大杰出年”,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新闻摄影家协会会员,曾担任《袖珍文学》特约编辑,《恩施周刊》特约记者,《武陵都市报》见习记者。

在人世间穿越了57个春秋,在绿色的方格纸上笔耕33载,有6000多篇(幅)稿件散见于《经济日报》、《经济参考报》、《农民日报》、《中国经济导报》、《中国商报》、《中国社会报》、《中国建设报》、《湖北日报》、《恩施日报》等报刊及省、州、县广播电台。获奖证书、报刊剪贴堆满了一口木箱子,先后40多次被《湖北日报》、《恩施日报》、《巴东报》等及州、县广播电台评为模范通讯员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